|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家版权局日前发出通知,公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草案文本和关于草案的简要说明。通知同时公布了社会公众提出意见的途径和方式。7 n6 D: H; _* Q' o; {# s- b6 d
2 a1 b& t; n- ~4 j7 Z. f 去年7月13日,国家版权局在京举行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启动会议暨专家聘任仪式”,标志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启动。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国家版权局邀请社会各界包括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产业界、专家学者等近200家单位和个人就《著作权法》修订工作提出意见。随后,国家版权局专门委托了著作权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三家教学科研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分别起草《著作权法》修订专家建议稿。
`- |0 A7 I# }0 h, l/ v% O
$ @; n, I( H+ v) l$ Z 此次公布的修改草案共八章、八十八条,新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根据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在现行著作权法中增加了必要内容,如作者的出租权、表演者出租权、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等。一些业界反复呼吁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的,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初步达成共识的内容,也首次写入修改草案中,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延伸性集体管理、实用艺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的界定、视听作品归属、职务作品归属、著作权专有许可和转让登记、著作权纠纷行政调解等。
+ c. u9 w8 F; b
/ a8 c; O ]% }* r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期为今年4月30日,在此之前,社会各界均可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7 \3 |" z* V6 E2 `% a) T
6 N* A5 g5 I- r" A* z3 v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业界专家认为,新增加的一些内容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但也有相关专家认为,修改草案还不是很成熟,尚存在着一些显见的问题,将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争议。
1 p- y8 @) y- A4 x7 n
. Z' R' G& y% o* Y `/ K 新闻链接- }, P0 ?% \& y. s7 \+ _
1 q7 n3 ]- N3 l 《著作权法》
$ r: q g+ Y2 y) q2 s; \( ]0 s, M7 E/ y9 t" @& Q
大事记
, @1 `- M3 L/ m) v" k9 ~; k6 u0 V/ i% q% E# o( I% e
1990年9月7日,《著作权法》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 e' c. o9 R$ D- a8 n0 m% M% w: d0 m2 ?( ]+ F! U, x4 e
2001年10月27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对1990年《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由原来的六章、五十六条变更为六章、六十条。
& ]; ~2 x# b& p3 m% P$ k/ B' ?5 j+ P/ K# b9 V1 S4 \
2010年2月26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并根据执行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案裁决的现实需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并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正涉及两个条款,修正后的《著作权法》共六章、六十一条。
$ T# d: e! X$ R( c6 X( @9 k0 _+ D5 [
2011年7月13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在京正式启动。" Z/ [4 ?; x( f l; B
+ N, }6 ]% X8 { a% K
专家观点4 T2 J J0 |6 J, w: C/ S
, _6 D) r4 \2 p8 w# L X ■突破
% g- u& a! n* D+ |- L0 \
) l( i7 a% {1 a& B7 N 法定赔偿额提高到100万元! {+ E/ ~& Z( e: t! Y2 B# }
* q" l( [0 q) Z; `
借鉴《专利法》的规定,此次公布的修改草案将法定赔偿额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被业界认为是本次修法的重大突破。
2 {. o+ J- O) j" e' U* P& B0 k1 s; m; n0 Y7 P8 p! M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近年来,网络侵权盗版比较严重,尤其是资源分享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侵权获得的收益很高,如果不及时打击,容易造成损害扩大。“依照现行法律,法定赔偿50万元,权利人几乎无法得到赔偿,或者通过诉讼获得的赔偿数额很低,根本不足以弥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更不足以弥补维权成本,也不能撼动侵权盗版企业,不能遏制或打击侵权盗版的继续蔓延和扩大。”2 D7 R# f. x- G/ y) E' @; W3 G
' ^. V( X5 C' r( I- s* z) j 草案还规定,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确定时,参照通常的权利交易费用的合理倍数。张洪波分析说,这也打破了原来的“填平”原则,有点惩罚性赔偿的意思。此外,对于两次以上故意侵权的增加了1至3倍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张洪波说:“‘惩罚性’原则的规定,将会对各种侵权盗版违法犯罪行为产生更大的震慑作用,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版权作品依法正常流转和传播,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 f- z; \$ B! S3 h+ u* k$ O# M
, M! h9 r) Z; u$ S* p
■亮点
& G& {) D% k# t- P' e1 ]5 V! f0 |2 a" N, Z! O7 e. j, K
“追续权”保障艺术家收益
: d+ J' q( t+ W' Y# Z0 B, ]+ c/ g6 R0 v, k8 W2 I4 A9 ` k% ~
修改草案的第11条,关于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新增了追续权。其中提到,“追续权即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作家、作曲家的手稿首次转让后,作者或者其继承人、受遗赠人对该原件或者手稿的每一次转售享有分享收益的权利,追续权不得转让或者放弃。”+ f' K( y( ]. g
) G$ x5 Y+ n3 I, j# g/ L$ Z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张今举例说,比如美术作品首次拍卖时,其真正价值也许没有从价格中得以体现,而更多是作者成名后甚至是去世以后,才不断增值。
4 p, `& M1 X9 N3 Q1 a9 ~8 [3 l( x n2 n
张今认为,美术作品、作家手稿等往往是在市场中流通后才有增值,但是没有创作就没有流通,作者的创作是繁荣文化,促进市场流通的一个源泉,因此其权利应该得到保护。
7 e8 f# f/ B$ C5 }2 W2 {8 g: a0 e' A0 ~
■热议* q, ?3 J4 m$ e0 z6 P/ ^/ b# k9 E
7 p, r) s$ y0 G+ I
延伸管理让作者“被代表”?2 ]: \1 _& x% O8 v
p' [9 I3 Q3 s, z! \! T 在此次公布的草案中,新引入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延伸集体管理制度,这也是相关人士争论较多的地方。$ A$ U+ b2 M) `' k
4 e0 L) m% F7 l 据张今解释,所谓延伸集体管理,就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把对会员的管理延伸到了非会员,一些非会员作品被使用者使用,但是使用者要找到这些作者有困难。
- u- g5 @4 y! X3 X
6 U8 b+ m# r; Q 张今认为,在作品使用过程中,因为使用者和作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如果完全按照“先授权后使用”并不现实,“延伸管理既促进作品的使用率,也是对权利人的利益保护。”
1 j" |4 E7 ]! s
; {2 t( V* e5 ]1 q. m- | W" [ 但上海天闻律师事务所孙黎卿律师表示,全新增加的这一内容,让他对集体管理组织权利的扩大有所担心。还有网友认为,延伸集体管理让所有作者都被组织强制代表了。
% k- ?5 n% C- c4 {0 g ~ N0 d8 e! e% o+ j' R
对此,张洪波认为,延伸集体管理的具体规定由guo wu yuan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要相信集体管理组织会依法运作,不会简单的大包大揽,不是网络上个别人担心的集体管理组织会放开量授权和收钱,不允许作者自己、经纪人、代理人的存在。”
$ q1 `! g8 M& G6 i" x* [( y- A! ^& p! K# E& j" @% j; x8 v
■争论
" t; [- `" h3 g) g1 ]& E" t/ m" ?; L' A \( {
网站无义务审查盗版内容?) M" Z0 \1 }/ i/ j* B% _
j+ K5 ^* {; q, _5 c
在草案的第68条中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尽管该条款随后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被告知的前提下,有删除等义务,如不执行,将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等内容,但有关专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信息审查义务”的表述,提出了不同意见。
& }7 ?; M/ m! `7 X
d7 P1 b" Z' U* y8 c* `- ], S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修改草案强调了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网络用户提供的是“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这里面以非穷尽式例举规定了‘单纯网络技术服务’,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是无法进行内容审查的,所以免除其义务。”
: K2 Q% D& g1 ?" P5 Y" ~# J
. `/ F6 a, L: t. t& i5 ], M 但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丛立先认为此款还有不足,应该作如下补正:“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未提供作品内容服务,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作品内容审查义务”。他认为,“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以技术服务为幌子,逃避其应该承担的作品内容审查义务。”
) h, K' C) y) V: g3 l! A( ]- y5 b. a& n7 G6 z;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