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98|回复: 0

新浪微博能否借着职业+社交模式翻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 年 11 月 28 日 22: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也许新浪微博这次真得抓住了一个机会。( ^" D! U/ s5 p$ V& w
& J) p& g; Q' v7 P8 e% [
  上周周日,微博和友录合作的微人脉低调上线内测,这个产品的背后的背后是新浪微博,后者是国内目前成熟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平台,拥有4亿的注册用户,这是一个天然的大数据平台。- u; e; X0 Z' M$ L0 Z1 m

* S& h+ F. \) ]. O- Z, x% H9 ^/ B  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的职业社交用户已经超过7000万,且处于迅猛增长的势头,在盈利漩涡中苦苦挣扎的新浪微博终于找到这样一个让人看到曙光的救命稻草。
# i  I* \& @5 }3 K1 K' U1 V
( O) U! O& E1 T! e) E6 R# v; w* |  通过“微人脉”这个平台,用户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工作性质来积累自己的“人脉”,寻找和发布“机遇”,同时还能够根据地域和公司的划分来进行更加细致的职业筛选,用户的评价和技能评分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评分,在人、公司、行业之间,通过社交平台搭建起一个大网络
! c; z! p/ M7 U3 r6 q, A" x& Z: y1 S8 U8 R
  “人脉”这个名称一针见血地证明了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包括用户的行业、公司、职业等在内的数据,算法的整合形成清晰而庞大的“脉络”,这张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包含着新的用户和关系,理论上来讲,这张网络具有无尽的扩张性——这意味着这个产品本身和用户同时具有无限的延展空间。
8 H1 O# h2 A% J- E) q# }
& M) }& S) G: n! J6 Z  e  这就是微人脉的“职业+社交”的新玩法,这才是新浪微博大数据大平台应该有的玩法。4 i8 C! A0 J$ z  ^

5 k1 Y, ]5 j/ A# {1 i% C  相比传统的线上求职招聘,“职业+社交”的模式不仅提供了一个双向了解和沟通的渠道,提高了求职者和应聘者的效率和成功几率,同时将两种有着庞大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结合在一起,产生出新的营收空间和模式。
! O! o+ M2 \4 H$ u4 O& j' W
' s! H6 b9 l3 I% T& ?1 V  之前国内的所谓“职业+社交”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一个足够大的平台,而包括腾讯微博在内的其他平台在用户资源上却又和新浪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新浪微博有成熟的平台、优质的用户资源和基于丰富信息流积累起来的数据,这是它现在得天独厚的优势。5 w4 u+ Q& V$ c. _3 }

6 x" S7 B! |7 {5 U* l7 h5 G  
; G) s# Y/ f9 w2 Z/ S2 s( S. Y& z* b, B! R

2 \, R+ |+ j! \3 h# ?
1 m. i2 b  P1 x. E5 m2 B# y$ z9 T: s$ q% N  m
  “职业+社交”的模式早就在国内盛行开来,但包括优士、天际在内的中国职业社交网站先行者,如今在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像LinkedIn那样的成绩。LinkedIn的中国门徒们只是邯郸学步地收获了“职业社交”这个名词,他们仅仅将其视作简单的“职业+社交”模式,甚至往往只看到前一半的“职业”,却忽视后面甚至更重要的“社交”部分。4 s: \3 l: t8 c# i

0 l" _/ Z* k# p5 F9 S8 n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LinkedIn采用的是通过求职和招聘的刚性需求形成社交圈子并以此大获成功,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LinkedIn用户规模近1.9亿,营收超过2.5亿美元。但“微人脉”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与此LinkedIn截然相反的模式,它试图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资源来满足用户的职业需求。www.518net.org5 E3 I% c9 N" C  o/ C3 ~2 q" e

$ k. A6 G# k4 ?, x2 v) A  与其说新浪微博借鉴LinkedIn抓住了“职业社交”这样一种模式,不如说在有意无意间,它走上了一条Facebook的“社交职业”路线——巧合的是,就在不到半月前,Facebook推出了职位公告栏。' [: ^* L2 y; j

9 }/ {0 C  h3 }' G- o  微人脉和微博是相互打通的,几乎可以说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社交”的部分通过微博完成,而“职业”的部分则通过“微人脉”进行,前者为后者提供数据和资源,后者则依托于前者潜藏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w4 h8 h/ J; q& _  E

# t1 X/ E# c; h/ p7 P1 `5 o  新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新浪微博的每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200万,在这块平台上汇集了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品牌和行业内的不少精英。对微人脉来说,如果它能调动这些公司和人才参与进来的热忱,并且切实为他们带来机遇和收益,在求职者和应聘者搭建起规范而准确的中间通道,那么建立起高效而稳定的增值服务体系并以此实现收益绝非难事。3 Q/ t5 C* @* ]$ G8 i6 D3 V

/ d3 r/ y$ a$ ]0 @8 ~3 r  人才解决方案在LinkedIn总营收中的比例超过55%,对新浪微博和微人脉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一平台的门槛和质量,只有真正创造出一个能够让参与者寻获人才、发现机会的平台,它才有真正的“钱景”。
9 q% R5 }7 u3 E$ I: K- |. x  F/ I8 {2 N1 I6 \1 J# h
  对新浪来说,微博有了“钱景”,它自己才有前景。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13 日 10:34 , Processed in 0.1539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