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70|回复: 0

公众平台折叠意味着什么? 微信已经到了野蛮生长的临界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 年 6 月 26 日 1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V4 i+ m4 ^. |( Q;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U7 l* T! R9 b微信5.0即将推出。看了下几篇内测文,微信5.0更新大致归纳为三类:扫一扫全面加强,公众账号折叠、小优化功能例如摇一摇同步视频。
" i5 b6 {; ]. t1 s, {5 Z此版之所以是5.0而不是4.51,正是因为有了扫一扫,扫出全世界和公众账号折叠这两大变化。这暴露出微信的欲望。% v( q6 M& \7 N7 u
微信是什么?3 a- E0 N, o' x
张小龙一直在打太极。《商业价值》采访时,张小龙说你如何使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它到底是什么。近期则公开表示微信就是消息系统,它的核心就是人和信息,他们在系统里流转。实际上,做技术开发出身的张小龙也曾说过,任何软件都是一套消息系统。这套消息系统是由对象和消息组成的。我想张小龙当年应该是面向对象编程(OOP),与之对应的是面向过程编程(POP)。面向对象擅长的便是真实世界到软件的建模,通过对象和消息。2 V4 X& |1 w  t  x* A/ `
张小龙很多话太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最后还有一句我说的都是错的。他不给微信定义是因为心中的欲望。微信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版的Line,或者一个实时在线的手机QQ。微信野心巨大。
& H9 F! I+ V6 n2 T; x$ a有多大呢?微信是一套软件,一个系统,一个平台级的系统。只一类软件可以定义如此之广,什么都做。那就是操作系统。微信5.0更加明确微信正在成为一款操作系统与FacebookHome同一层级的、轻量级的操作系统。嗯,是不是还想到了ChromeOS这类云端操作系统?也是一款封闭的操作系统。9 {# y' V, p: t. f0 @/ W: d+ x; z
操作系统本质是人和机器之间的接口。微信正在成为人与手机、人与云端、人与人之间的接口。
' Y: |# ]6 r& z7 ]# j, \4 e微信之封闭,甚或大过AppStore
# i# ]6 |8 M1 n3 `说到封闭操作系统,人们会想到iOS。苹果通过软硬件、应用和内容的一体化打造自己的封闭帝国。既控制用户体验,又掌握最高话语权。iOS控制了输入法、语音助手、日历、音乐、天气、iTunes等核心功能,但是将其他需求满足的机会交给了App。这些App由AppStore进行审核和控制。苹果设计的利益分配模式,使其站在了iOS生态的最顶端。7 {/ ~3 `/ D3 @0 V$ J  o/ S- A& d
微信比iOS更加封闭。除了公众账号给了第三方机会,其他的功能都是亲自操刀。公众账号的限制很多,读取的内容有限推送的功能也有限,自定义菜单被诟病为交互体验的退步。某种程度看微信审核强于AppStore。后者是一次审核,微信是每次内容发布都要审核。最近连微信公众号能做什么,微信都想管,例如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说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还有,公众号严格的加V制度也是微信公众号愈加封闭的表现。* w7 ~9 R$ W- z0 Z/ @: A! a* d
在覆盖用户达4亿,且活跃度极高的情况下,微信每做一个功能,相应App便会颤抖。这与当年腾讯帝国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类似。互联网创业者需要思考,腾讯做对应的产品怎么办?而现在任何手机App面对的问题是,微信下一个版本增加对应的功能,怎么办?
3 M2 l4 T, C, l* g6 HQQ越过IM属性,大量模仿其他产品时,就像外来物种野蛮生长,让本地生物无处容身。以至于一度遭到讨伐。在3Q大战之后,腾讯深度开放,同时收购更为大方,模仿变得收敛,勉强缓和业界矛盾。
2 e& i( H/ x7 ^( F微信已经到了野蛮生长的临界点
8 O' u$ z% i" W  ~* R5 L微信已经是超级入口。它是基础通讯工具,是浏览器,是新闻阅读器,是荷尔蒙社交(约炮的雅称)工具,是语音提醒工具。5.0开始是我查查,是百度移动搜索,是微信App分发市场。将来可以是豌豆荚、手机助手、手机淘宝、手机支付宝、美图秀秀、手机地图,甚至微信Glass、微信Watch。# ~% V+ }7 o9 |# H5 L
5.0的扫一扫,扫出全世界,似乎在进军O2O,实际上,微信的野心绝对不仅仅是O2O,它不只是连接线下与线上,而是要连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每一个物体,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景,每一段声音,都是微信的目标。; D" f; y7 q6 D
百度颤抖了。扫一扫,扫出全世界,改变一个字就是搜一搜,搜出全世界。
9 _  F3 i0 g, Q手机和使用场景的特征,决定了移动搜索与传统搜索有很大不同。包括信息输入方式、结果展现形式、搜索的目标和广告的模式。PC上在搜索框输入文字便是搜索。而手机上,语音、图片、体感、位置都是搜索的输入信息。PC上我们搜索网页,输入星巴克进入的是其主页。手机上搜索星巴克更可能是搜索附近的实体店甚至路线。关于此笔者在《视觉搜索是移动搜索的未来》一文有更详细的阐述。
+ y$ \( R* x0 N7 E* }0 u0 `& n微信5.0做的事情,正是Google和百度两大搜索巨头在移动搜索领域探索的视觉搜索。GoogleGlass,盯着白菜便自动显示白菜价;盯着人脸便可人肉搜索(暂时禁止,理论可行);盯着饭店出来点评信息。百度则做了以图搜图的明星脸、宠物狗、条形码、CD封面、图书封面、二维码、翻译搜索,并在打造类Glass产品百度EYE。微信5.0的扫一扫功能几乎是百度移动搜索的子集。
( F) l. d, L$ V. N除了百度,我查查也将躺枪。我查查拥有业界最丰富的条形码数据。要么选择妥协合作将数据贡献给微信,从toC向toB转型。要么眼睁睁看着用户被微信蚕食。
. k3 Q5 S( ^! m6 O; o5 v张小龙曾经表示对GoogleGlass的极大兴趣,并且思考微信与Glass的融合方式。如果微信将来有硬件计划,或者植入Glass,将让其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可穿戴的视觉搜索客户端。9 }; {6 ^/ I% E3 m0 o& A" \
无法忽略的现实:进入百度与阿里领地- s% W! {$ I2 M5 m3 e6 N+ b# ]+ X
有意思的是,微信对扫一扫的宣传,和百度对其移动搜索的宣传相差甚远,耐人寻味。- B$ I5 e0 [% b0 w# l  X1 _
《微信5.0全体验》一文说扫一扫技术要求不高,他们(腾讯)最晚在2010年就已经开发出了这种技术,即搜搜中的以图搜图。具体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对流量的消耗其实更是微乎其微,因为它并不需要上传整张图片与服务器比对,只需要上传一串数字特征码即可。
! F- t0 W3 f) W+ s# s" n而百度对视觉搜索的介绍则是:尽管图片搜索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但在识别准确性尤其是对通用图片例如非平面图片、柔性图片的支持仍然是待解难题。条形码、二维码识别是简单的解码技术;图书、CD封面、翻译则较为复杂,但因为是特定领域的平面图片,有着较高的识别率,翻译使用的OCR技术早已应用到名片和文件扫描。但街景、人脸、宠物狗这类识别则很复杂。除了需要大数据基础,还需要机器学习。百度还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耗费数千万在硅谷买大牛来研究相关技术。; |, J7 r: M7 d+ x- J5 p
视觉搜索耗费流量的程度,依赖于图片压缩比例。因为中国的网络状况不好,百度采用了比Google更高的压缩率。压缩率高,省流量省时间,但是对算法要求更高,否则会影响准确率。不知道微信的特征码究竟采用什么压缩技术,可以做到使用流量微乎其微的?条形码和二维码确实可以算作特征码,也确实微乎其微。街景、CD和图书封面怎么做到的不得而知。- J8 _2 `" q7 n  l5 d1 b
可以看到,微信做了视觉搜索(以图搜图),但是只字不提搜索,还特意在宣传上弱化技术特征。避免给外界留下进入搜索领域成为百度移动搜索劲敌的印象。但这是无法扭曲的现实,微信已经下手移动搜索。
  j. p# ?; c, {$ n另外一大类移动搜索即类Siri助手,微信为什么迟迟没有下手呢?如果到今天还说是因为微信专注,有些自欺欺人。微信4.5的语音提醒功能没有外购科大讯飞之类的第三方语音识别技术,而是使用30多个人的团队自行研的语音技术。估计对于通用的语音搜索,语音识别技术和自然语义识别技术还没有ready。
9 x5 B% L$ |" o- }1 T除了搜索,对电商网站的截流已经有相关分析。
4 ^# x1 u6 S2 P# J公众平台折叠意味着什么?
: j- ^6 }  l  I5 d0 ]3 \有人说公众平台折叠是微信公众账号的降级。我不这么认为。& g" u& W: t! T: H# z
折叠的设计让微信更像一个操作系统(平台),让微信号更像一个App,即微信App。0 ^$ M* `" @2 y% n
如果将订阅号三个字捂住,你会不会觉得这是手机的某一屏桌面?原来的公众号以通讯录的方式展示,并且以会话的方式消费其信息,只是一个账户。现在则更像是一款打开后消费信息或者获得服务的应用。
" {$ v- P0 _, w. I我并不认为这种折叠设计会让公众号打开率大幅降低。对于习惯使用微信公众号的人来说,以传统的会话方式展示,他仍然可能忽略。只不过未读数字会越来越大。而对于习惯通过微信号获得信息的人来说,订阅号放到二级菜单,其可以主动选择何时打开微信号。关键的一点是微信没有增加全部标记为已读功能,这表明其仍然有着100%到达率的追求。这是微信公众号的优势。' J5 v0 J9 d% t8 h- {* a
5.0,微信终于将会话与应用分开。1 M" [6 P/ k) l7 l5 e1 D
归纳一下,微信现在已经具备了基础通信、社交(朋友圈)、第三方应用(公众号)和搜索(扫一扫)几大类功能。估计下一个版本在此基础上会继续加强搜索(语音,更多扫一扫),加强应用分发(公众号搜索、发现、排行等)。也必然会有手机支付同等级别的全新功能加入。
. s8 Z, T) C: S) q0 y+ t微信在做的事情,是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什么,它就做什么。矛盾在于:4亿用户,需要很多,微信无法面面俱到。满足哪些用户的何种需求,是张小龙和微信团队的权衡。除了用户声音,微信还要承载腾讯的公司战略、自身的产品策略、与手Q的差异化定位以及商业化的压力。在基础功能成熟后,后面几点才是决定结果的因素。
$ ?* Y) Z6 D7 c2 w: M: n从5.0看微信的发展趋势将是扫一扫,扫除全世界。App们,颤抖吧。
7 j# I) j3 ^: @0 Z6 C) D, h作者为爱科技网创始人. v" R( r' T/ B7 q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12 日 09:58 , Processed in 0.1271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